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学院党委组织中心组成员、师生党员代表、团学骨干等分别在综合楼一楼开放会议厅、综合楼131会议室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学院师生各支部分别在教研室、寝室、网络会议等收看大会直播,并结合自身实际深入交流了学习二十大报告的感受和体会。



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组织委员王玲副教授谈到,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印象极为深刻的就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人民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一直以来最重要的目标。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疫情防控效果显著等等,人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中国故事”“中国奇迹”在中华大地上比比皆是,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和底气,正以百倍的信心走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育具有崇高品德和过硬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要以身作则,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对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为国家培养全方位合格的人才,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卢竞副教授表示,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在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后,我对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无比自豪。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也承担着科技创新的任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高国家实力要靠创新,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要靠创新,而创新也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里,将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我们需要在关键科学问题上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才能占领创新高地,更好地助力国家和学校的发展。
生物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唐旭副研究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大命题,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大学作为知识传播、科技攻关、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一环,而作为奋斗在教学与科研一线的青年教师,更应该时刻以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为目标,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研究生第五党支部预备党员邓娇同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感触颇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思想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关心社会时事的发展。工作上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立足本职,主动思考,勤奋刻苦工作,为同学服务,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埋头苦干。学习上时刻保持努力学习的劲头,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郭晓龙同学谈到,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作为青年党员,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听党话、跟党走,敢吃苦、敢担当。追求理想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党、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