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介绍
周 鹏

职称:副教授

邮箱:p_zhou@uestc.edu.cn

所在系别:生物技术系

研究领域:结构生物信息学、计算肽学、药物设计学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2004年6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本科
2004年9月—2007年6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
2007年9月—2011年3月,浙江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博士
工作履历
2011年5月—至今,银河娱乐官网入口,银河娱乐官网入口,副教授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DA),国家药物毒理学研究中心(NCTR),博士后
科学研究
研究概况
主要从事生物肽的序列、结构、活性和功能的理论计算研究和肽类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Bentham热点论文奖、电子科大学术新人奖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50余篇、ESI高引论文7篇、封面/热点论文多篇、累计他引三千余次、个人H指数(h-index)为34。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年)以及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1年)等称号。目前任Elsevier科学出版集团Journal of Molecular Graphics and Modelling杂志以及Bentham科学出版集团Current Bioinformatics和Letters In Drug Design & Discovery杂志编委。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函评专家。
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论文:
1. Lin J, Wang S, Wen L, Ye H, Shang S, Li J, Shu J, Zhou P*. Targeting peptide-mediated interactions in omics. Proteomics 2023 (doi: 10.1002/pmic.202200175). (Invited review)
2. Zhou P*, Wen L, Lin J, Mei L**, Liu Q, Shang S, Li J, Shu J. Integrated unsupervised-supervised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protein-peptide affinities at structural level. Brief. Bioinform. 2022, 23, bbac097.
3. Zhou P*, Liu Q, Wu T, Miao Q, Shang S, Wang H, Chen Z, Wang S, Wang H. Systematic comparis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80 amino acid descriptors in peptide QSAR modeling. J. Chem. Inf. Model. 2021, 61, 1718–1731. (ESI Highly Cited Paper)
4. Zhou P*, Miao Q, Yan F, Li Z, Jiang Q, Wen L, Meng Y. Is protein context responsible for peptide-mediated interactions. Mol. Omics 2019, 15: 280-295. (ESI Highly Cited Paper)
5. Zhou P*, Hou S, Bai Z, Li Z, Wang H, Chen Z, Meng Y. Disrupting the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o-oncogene c-Src SH3 domain and its self-binding peptide PPII with rationally designed peptide ligands. Artif. Cells Nanomed. Biotechnol. 2018, 46: 1122−1131. (ESI Highly Cited Paper)
6. Bai Z, Hou S, Zhang S, Li Z, Zhou P*. Targeting self-binding peptides as a novel strategy to regulate protein activity and func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proto-oncogene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c-Src. J. Chem. Inf. Model. 2017, 57: 835−845.
7. Yang C, Zhang S, He P, Wang C, Huang J, Zhou P*. Self-binding peptides: folding or binding? J. Chem. Inf. Model. 2015, 55: 329−342.
8. Zhou P*, Wang C, Ren Y, Yang C, Tian F. Computational peptidology: a new and promising approach to therapeutic peptide design. Curr. Med. Chem. 2013, 20: 1985–1996. (ESI Highly Cited Paper)

(2)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结构生物信息学探索自结合肽作为一类新型药物靶标的分子机制(no. 31671361). 2017.01–2020.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自结合肽的结构生物信息分析及相关新方法研究(no. 31200993). 2013.01-2015.12.
3.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结构生物信息学分子设计及机制研究靶向自结合肽的抗癌药物(no. 23NSFSC0323). 2023.01–2024.12.
4.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理性设计c-Src激酶SH3域拮抗肽及其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no. 2015JY0252). 2015.01-2017.12.
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采用结构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合成、测 试及构效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c-Src 蛋白 SH3 域拮抗肽(no. 20120185120025). 2013.01-2015.12.
6. 医工交叉联合基金项目. 基于测序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的脑胶质瘤分型模型构建(no. ZYGX2021YGLH209). 2022.01-2023.12.

(3)专著
1. Zhou P, Huang J (Eds.). Computational Peptidology.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series. Springer and Humana, New York, 2016.
教育教学
本科生课程
《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等
研究生课程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综合实验》等
招生专业
硕士:071000生物学(02生物物理学)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04医学信息技术)
个人/团队主页
https://cib.uestc.edu.cn/read/4899
职称 副教授 邮箱 p_zhou@uestc.edu.cn
所在系别 生物技术系 研究领域 结构生物信息学、计算肽学、药物设计学
科学研究 招生专业 硕士:071000生物学(02生物物理学)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04医学信息技术)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
团队联系方式 教育教学 2000年9月—2004年6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本科</br>
2004年9月—2007年6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br>
2007年9月—2011年3月,浙江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博士
工作履历 2011年5月—至今,银河娱乐官网入口,银河娱乐官网入口,副教授</br>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DA),国家药物毒理学研究中心(NCTR),博士后
研究概况 主要从事生物肽的序列、结构、活性和功能的理论计算研究和肽类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Bentham热点论文奖、电子科大学术新人奖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50余篇、ESI高引论文7篇、封面/热点论文多篇、累计他引三千余次、个人H指数(h-index)为34。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年)以及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1年)等称号。目前任Elsevier科学出版集团Journal of Molecular Graphics and Modelling杂志以及Bentham科学出版集团Current Bioinformatics和Letters In Drug Design & Discovery杂志编委。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函评专家。
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论文:</br>
1. Lin J, Wang S, Wen L, Ye H, Shang S, Li J, Shu J, Zhou P*. Targeting peptide-mediated interactions in omics. Proteomics 2023 (doi: 10.1002/pmic.202200175). (Invited review)</br>
2. Zhou P*, Wen L, Lin J, Mei L**, Liu Q, Shang S, Li J, Shu J. Integrated unsupervised-supervised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protein-peptide affinities at structural level. Brief. Bioinform. 2022, 23, bbac097.</br>
3. Zhou P*, Liu Q, Wu T, Miao Q, Shang S, Wang H, Chen Z, Wang S, Wang H. Systematic comparis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80 amino acid descriptors in peptide QSAR modeling. J. Chem. Inf. Model. 2021, 61, 1718–1731. (ESI Highly Cited Paper)</br>
4. Zhou P*, Miao Q, Yan F, Li Z, Jiang Q, Wen L, Meng Y. Is protein context responsible for peptide-mediated interactions. Mol. Omics 2019, 15: 280-295. (ESI Highly Cited Paper)</br>
5. Zhou P*, Hou S, Bai Z, Li Z, Wang H, Chen Z, Meng Y. Disrupting the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o-oncogene c-Src SH3 domain and its self-binding peptide PPII with rationally designed peptide ligands. Artif. Cells Nanomed. Biotechnol. 2018, 46: 1122−1131. (ESI Highly Cited Paper)</br>
6. Bai Z, Hou S, Zhang S, Li Z, Zhou P*. Targeting self-binding peptides as a novel strategy to regulate protein activity and func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proto-oncogene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c-Src. J. Chem. Inf. Model. 2017, 57: 835−845.</br>
7. Yang C, Zhang S, He P, Wang C, Huang J, Zhou P*. Self-binding peptides: folding or binding? J. Chem. Inf. Model. 2015, 55: 329−342.</br>
8. Zhou P*, Wang C, Ren Y, Yang C, Tian F. Computational peptidology: a new and promising approach to therapeutic peptide design. Curr. Med. Chem. 2013, 20: 1985–1996. (ESI Highly Cited Paper)</br>
</br>(2)项目</br>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结构生物信息学探索自结合肽作为一类新型药物靶标的分子机制(no. 31671361). 2017.01–2020.12.</br>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自结合肽的结构生物信息分析及相关新方法研究(no. 31200993). 2013.01-2015.12.</br>
3.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结构生物信息学分子设计及机制研究靶向自结合肽的抗癌药物(no. 23NSFSC0323). 2023.01–2024.12.</br>
4.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理性设计c-Src激酶SH3域拮抗肽及其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no. 2015JY0252). 2015.01-2017.12.</br>
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采用结构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合成、测 试及构效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c-Src 蛋白 SH3 域拮抗肽(no. 20120185120025). 2013.01-2015.12.</br>
6. 医工交叉联合基金项目. 基于测序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的脑胶质瘤分型模型构建(no. ZYGX2021YGLH209). 2022.01-2023.12.</br>
</br>(3)专著</br>
1. Zhou P, Huang J (Eds.). Computational Peptidology.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series. Springer and Humana, New York, 2016.</br>
教育教学
本科生课程 《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等 研究生课程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综合实验》等
个人团队主页 https://cib.uestc.edu.cn/read/4899 代表性学术成果
荣誉与奖励 团队主页
Baidu
sogou